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0215826372123909&wfr=spider&for=pc"
中國經營報發布時間:03-0414:41中國經營報官方帳號文李丹 陳玉琪 戚夢穎倒計時牌定格在“距離開幕還有147天”。圖片來源:電影《阿基拉》這是32年前日本動畫電影《阿基拉》對2020“新東京”(虛構城市)奧運的預言。預言會否成真,尚不可知,但此刻日本政府仍在拼盡全力,拒絕外界驚擾其再次經濟騰飛的奧運夢。截至日本當地時間3月4日,日本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1000例,因新冠肺炎死亡累計12人。2月21日,雅虎日本當天就“是否如期舉辦東京奧運”發起投票,60%日本民眾認同“應該取消”。同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將按計劃舉行。針對東京奧運可能取消的猜想持續醞釀。2月28日,橋本圣子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稱,“從選手角度來看,奧運會不可能延期”。的確,運動員不會有很多個“全力備賽的四年”,日本也不再有“孤注一擲的七年”。東京奧組委在其官網上發布的最新預算為126億美元,但根據外媒估算,從2013年申奧成功算起,日本政府已累計投入250億美元。日本《新聞周刊》早前報道,東京奧運會日本國內贊助商簽約金額超過30億美元,日本航空花費2億美元開設廉價航空,東京大倉酒店投入10億美元重新裝修……疫情蔓延期間,日本政府奉行“不檢測就不會有新增”的信念,堅稱東京奧運會如期舉辦,并為之努力著。有評論認為,日本在2020東京奧運上“賭上了國運”,“日本輸不起”。但梳理安倍執政以來的經濟政策和東京奧運的預算、收益統計數據來看,東京奧運還算不上“國運”,也不至于讓日本輸得太慘。日本政府和民眾對2020東京奧運的期盼承載著“重演1964年經濟奇跡”的渴望。而如果今年東京奧運能夠如期舉辦,贏家也不會只有一個日本。東京奧運只是國運的一部分安倍政府2019年的經濟數據并不是很好看。2月17日,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實際GDP同比增長0.73%,其中,四季度GDP下降0.39%,為2014年四季度以來的最大跌幅。有分析人士認為,日本政府上調消費稅導致私人消費銳減是四季度GDP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日本制造業也在2月陷入7年以來最嚴重的萎縮。Jibun BankIHS Markit數據顯示,日本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進一步下降至47.6%,為2012年12月以來最低,且已連續十個月處于50點的枯榮線之下,新出口訂單持續收縮。除內需不振、制造業萎縮外,日本政府長期背負龐大債務,2019年負債率高達253%,位居世界第一。基于此,多數評論認為,日本需要通過2020年東京奧運會吸引國際游客,以外需彌補國內私人消費不足的問題,并借助奧運旅游帶動經濟發展,提高GDP,降低負債率。而如果東京奧運因為疫情被取消,已有的250億美元投資將打水漂,日本無力承擔。圖片來源:網頁截圖但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經濟研究室研究員丁紅衛看來,東京奧運從來不是國運。丁紅衛指出,日本經濟區別于其他國家的一點在于它的“全球化程度非常高”。從數據來看,日本GDP規模接近500萬億日元,但2018年日本海外凈資產額達342萬億日元,連續28年位居世界第一,日本也連續28年穩坐“世界最大債權國”的寶座。從這個角度來看,盡管日本國內GDP呈現負增長,但日本每年在海外通過經常性收支項目實現并積累的財富非常多,資本收益頗豐。丁紅衛提出,學界有一種說法稱,在海外,還有五六個日本。也正是由于日本海外資產的占比很大,丁紅衛指出,相比于東京奧運停辦,日本更害怕的是疫情擴散導致中國國內的生產線停工,“這對日本經濟的打擊更大”。為了重拾1964年東京奧運所創造的經濟輝煌,日本政府自2013年成功申奧后便大力籌備。截止到目前,若按照外媒估算,日本已為承辦東京奧運會耗資250億美元,不僅超出了官方最新預計的126億美元,更是大額超出最初的73億美元預算。假若東京奧運因為疫情被取消,日本政府的投入真的打水飄了嗎?為此,清華大學從事體育金融研究的王浩羽專門算了一筆賬。以東京奧組委最新版預算為例,王浩羽認為,如果疫情蔓延果真導致東京奧運被叫停,已投入場館建設的77億美元會變成固定資產,其中耗資28億美元的臨時場館算是“徹底白投入了”。配套服務中,國際奧組委出資38億美元 “占了大頭”,若東京奧運取消意味著這一部分“變成了未實現預算”,并非全部會損失。總的來說就是,“固定資產不會白投入,服務性成本不會都損失”。圖片來源:根據東京奧委會官網數據制圖據路透社消息,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曾預測,2020年與賽事相關的旅游消費將達到2400億日元,該公司表示,如果奧運會取消,這一消費將蒸發。同時,花旗集團全球市場日本經濟學家村島紀一對外媒表示,若奧運取消,僅旅游業的損失,將使日本7~9月當季GDP增幅較上季下降0.2個百分點。日本暢想的第二個奧運夢日本東京都政府曾測算,從申辦成功的2013年至奧運會舉辦10年后的2030年的17年間,東京奧運經濟輻射效果帶來的直接和間接收益共計將達到32萬億日元,其中約20萬億日元來自“奧運設施、場館作為奧運遺產帶動的旅游觀光價值”。與“奧運旅游”共同被寄予厚望的,是日本第二個奧運夢。2020年東京奧運總是會被拿來和1964年的東京奧運做比較。1962~1964年間,日本的平均經濟增長超過10%,形成“奧林匹克景氣”。在日本民眾的心中,奧運代表著一種經濟上的轉機,乃至再次實現經濟飛躍的契機。1964年東京奧運推動了日本的國際化進程。而國際化的結果是,日本加入了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這些以發達國家為主的經濟合作組織。隨后日本的經濟發展被稱作“東亞發展的奇跡”。如果說1964年東京奧運是日本走向世界的舞臺,那么2020年東京奧運則承載著日本接受世界的機遇。具體來說,是接收國際游客。在丁紅衛看來,2020年東京奧運本身是以日本政府的一系列經濟政策為背景的。而這一攬子政策的最終目的,是吸引海外游客,把世界各國,尤其是亞洲國家的發展成果引入日本。上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房地產、股市等領域不振,日本經濟持續呈現通縮態勢。90年代中后期至今,被日本稱為“失去的二十年”。經濟不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國家人口減少,出現少子化、老齡化,這也意味著日本的經濟發展不可能受益于人口紅利。2003年,日本提出“visit Japan”戰略,力圖吸引海外游客,引入別國發展成果。2008年,日本觀光廳正式成立,以觀光立國為目標,努力完善旅游相關的各項設施。安倍上臺后提出“安倍三支箭”,旨在擺脫長期困擾日本的通貨緊縮、物價下跌問題。與此同時,日本的《觀光立國推進基本計劃》在穩步推進實施中。從目前的數據來看,“觀光立國”戰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3年,赴日國際游客數為521萬。2013年日本成功申奧,同年入境國際游客破千萬。日本國家旅游組織(JNTO)數據顯示,2019年,訪日國際游客已增長至3188萬人。對于2020東京奧運年,日本政府期望實現4000萬訪日游客目標,助力日本實現2%以上的GDP增長,這也是安倍在任7年多以來一直沒有達成的政績。在丁紅衛看來,除了有助于積極推動入境旅游外,2020年東京奧運會還被日本政府寄予了“帶動東京以外地方發展”的希冀。日本東京的人口密集程度極大,東京都內集中了日本超過10%的人口,而包括東京周邊神奈川、千葉等縣市在內的東京圈則集中了日本將近13的人口。丁紅衛指出,東京的一元化集中程度非常嚴重。因此,把海外游客吸引到東京并非日本的最終目的。目前日本國土交通省對連接東京和東京周邊、非首都圈地區的基礎設施投入非常大,旨在促進外國人便捷訪日。丁紅衛認為,2020年東京奧運對于帶動這些地區的觀光旅游作用會很大,日本的地方振興會被帶動。展現文化軟實力是加強旅游吸引力的重要途徑,而文化元素也正被創造性地應用在2020年東京奧運的籌備過程中。日本特色的二次元文化被引入奧運,每個國家都會獲得專門設計的動漫形象;為宣傳和服文化,日本定制了196套各國特色和服;奧運火炬采用日本聞名的櫻花元素,奧運火炬原定于櫻花盛開的3月開始傳遞……東京奧運 承載了太多希冀毋庸置疑,東京奧運所被寄望的,是帶動日本入境旅游業發展,形成日本經濟新的增長點。不過,共同卷入這場奧運會的每個利益相關方,都有各自的算盤。從日本會計檢查院發布的東京奧運相關報告來看,日本政府的投入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旨在確保奧運的順利籌備與舉辦,另一部分則意圖“通過大會創造新的日本”。“新日本”項目中,30%的支出用于傳播日本“文化魅力”,29%用于打造以通用設計為依托的“健康長壽的共生社會”,22%用于推進日本科技發展,15%用來促進外國游客訪日,其余金額則用于實現體育立國等目標。盡管目前來看,疫情極有可能影響日本旅游業,尤其是境外游客,但王浩羽認為,已經投入的旅游基礎設施還是會在未來發揮作用,奧運對日本旅游業的長遠促進作用會隨著疫情控制情況逐步顯現,“說不定比起其他國家還是會有一個小高潮”。除旅游外,王浩羽提及,東京奧運把科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日本大量科技巨頭都參與了進來,把奧運作為新產品研發和展示的節點。此前,包括多個科技巨頭在內的40個日本制造商曾展出無人駕駛、氫動力公交等尖端科技,協助海外游客“零障礙”參與奧運。早前報道也稱,日本5G將在奧運前全面商用。日本政府及相關企業希望利用5G、AI、大數據等相關技術來緩解人口老齡化、產業空洞化、金融機能低下等問題。除東道主日本外,國際奧委會也寄希望東京奧運創收入新高。王浩羽提到,過去的6個奧運周期,國際奧委會的轉播權收入和頂級贊助收入總額從15億美元增長至51億美元,兩部分收入占國際奧委會全部收入的91%。而東京奧運周期內,數字媒體迅猛發展,“與之相關的錢應該是一次躍升”。出售轉播權的明面收益歸國際奧委會,但王浩羽指出,“錢眼兒不在東京,不在日本,而是在美國”。美國在悉尼奧運周期貢獻了轉播權收入的60%,雖然數額出現下降,但在2016年里約奧運周期仍保持在50%以上。奧運會轉播權歷來是世界各大媒體“搶手的香餑餑”,因為擁有轉播權意味著擁有了豐厚的廣告收益。除日本、國際奧組委、美國以外,在王浩羽看來,中國也極有可能成為2020東京奧運的受益者。原因很簡單,“東京奧運很有可能有很多關于中國市場、中國品牌的標志性數據”。王浩羽指出,從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開始,大家就能看到中國品牌在體育大賽中營銷勢力的崛起,2020年東京奧運會離我們更近,時間上更有利于中國市場。可以說“東京奧運會原本是中國品牌全球化、中國這個新的錢眼兒的一次逆襲機會” 。圖片來源:東京奧組委官網2017年,阿里巴巴集團和國際奧委會共同宣布阿里巴巴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伙伴,雙方簽署了3個奧運周期、橫跨12年的長期合作協議。阿里集團耗資55億元人民幣成為了奧運會的頂級贊助商。馬云當年表示,奧林匹克平臺可以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輻射全球80%的人口,沒有一個平臺可以讓一件事被如此大范圍地傳播。“對于品牌而言,這就是最好的渠道。”在王浩羽看來,東京夏季奧運和北京冬季奧運捆綁在一個奧運周期,且都在地理上位于東亞,無論從全球角度還是從中日角度,兩者都會被聯系在一起。2020年東京奧運會更大的影響在于“中美博弈”,奧運的舉辦時間處在中美博弈的特殊時期,而日本則作為了中美博弈的平衡點。奧運經濟:是“搖錢樹”還是“無底洞”?在探討東京奧運所帶來的潛在收益之余,擔憂之聲也從未消停:奧運會究竟是不是一樁賠錢的買賣?自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采用商業運作模式以來,關于這個問題的爭論就從未停止。A面,“奧運紅利”與民族自信令諸國追逐。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表示,奧運會的確能給主辦國帶來一些收益,不僅有門票、轉播權、贊助等直接收益,主辦國更看重的是間接的“奧運紅利”,希望奧運會能在提升民族自信心、帶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帶來長期的、綜合的收益。從以下這些數據可以一窺“奧運蛋糕”的誘人之處:截至2014年7月,英國從2012年倫敦奧運會得到的后續經濟收益已經超過240億美元;據國家體育總局信息中心信息研究部的測算,如果算上旅游、商業、地產、建筑、交通、體育、科技信息、電信等因奧運而受益的外延產業,從2003年至2010年,北京奧運會所產生的總體經濟影響達到近720億美元,中國體育產業也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除了可見的經濟收益,舉辦國際性體育賽事還能提升國家軟實力。“特別是對于新興工業化國家來說,奧運會的舉辦對于提升民族自信心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劉春生說。B面,一場奧運,是投資,更是投入。劉春生指出,轉型經濟體處于經濟發展上升期、基礎設施較為薄弱,搭上奧運“春風”的可能性要大于成熟的發達經濟體。他認為,作為發達國家的日本,“面臨的經濟結構問題不太可能因為一屆奧運會獲得根本性的扭轉”。盡管舉辦奧運會看上去收益可觀,但背后所要進行的剛性投資同樣不可小覷,比如說斥巨資建造的體育場館、賽事期間的運營成本等等,辦奧運的花費遠超預期。根據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的《2016年牛津奧運研究報告》,夏季奧運會目前平均花費為52億美元(按2015年水平計算),這一數字僅包括與舉辦體育活動相關的費用,不包括城市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費用。自1960年以來,沒有一屆奧運會的花費成功控制在預算之內,將近一半超支率超過100%。歷屆奧運會開銷(1960-2016)圖片來源:《2016年牛津奧運研究報告》奧運結束后,對場館的維護費用也不是一筆小錢。2004年雅典奧運會之后,政府每年都要投入8050萬歐元用于維持眾多體育場館的正常運行,這讓希臘背上了巨大的財政包袱。劉春生還表示,不同主辦國通過“奧運紅利”獲得長期的綜合收益差異較大,說明奧運會的收支管理以及永續開發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系統開發,做好場館的賽后利用,是奧運主辦城市的一個出路,但難度極大。成功的嘗試也有。1992 年的巴塞羅那夏季奧運會將場館與基礎設施建設融入了城市改造計劃;倫敦政府在舉辦奧運會之初,就為場館的賽后利用做了詳盡的規劃,奧運結束后還成立了專門的公司負責運營奧運遺產,將職業聯賽和中小型的體育賽事引入場館運營中,并向社區、俱樂部、學校等開放場館,形成了集體育、休閑、文化、娛樂等為一體的多元化運營模式。根據英國體育總會(UK Sport)的數據,自倫敦奧運會閉幕以來,倫敦已舉辦了25場由國家彩票資助的體育賽事,吸引了130萬名觀眾,產生了1.34億英鎊(截至2018年)的經濟收益。“隨著時代、科技和建筑水平的進步,未來也許會有更好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劉春生說。“比如裝配式建筑,把場館像積木一樣堆起來,用完了可以把它拆掉。”從申辦到結束,一場奧運會的舉辦,對國力的考驗無疑多重而雙刃,正如電影《阿基拉》的結尾,能力失控的主人公在奧運會場館引發了“新東京市”的再一次毀滅,本應是褒獎人類力量的殿堂卻只剩下斷壁殘垣。目前,東京還沒有遭遇電影中奧運會被取消的命運,3日,日本奧運大臣橋本圣子公開表示,根據東京與國際奧委會之間的協議,東京奧運會可以在2020年內進行延期,隨后,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瑞士洛桑召開的執行委員會上表示,國際奧委會繼續全力支持2020東京奧運會,并鼓勵所有運動員全力以赴,繼續為東京奧運會做準備。國際奧委會新聞發言人馬克·亞當斯表示,基于現有證據,2020東京奧運會將按原計劃舉行。首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1896年舉辦,至今124年間,夏季奧運會共被取消過三次,皆因戰爭,其中便有本應在東京舉辦的1940年第12屆奧運會,其余兩次分別為1916年柏林奧運會和1944年倫敦奧運會。時逢“一戰”“二戰”,在倡導“互相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面前,人類尚未克服自我制造的戰爭心魔,彼時的東京也正與深淵彼此凝視。2020年,距離1940年整整過去80年,又一場全新而沒有硝煙的“戰爭”在奧運前夕蔓延。走到十字路口的東京,與命運關口前的世界,共同懷著重重期待,憧憬奧運的如約而至、無限可能。(編輯:黃玉璐 校對:張國剛)相關搜索日本東京地圖日本旅游多少錢日本東京旅游景點
關鍵字標籤:歐洲旅遊
|